kotlin基础
文章目录
2.1 基础要素:函数和变量
2.1.1 Hello,world!
|
|
2.1.2 函数
|
|
表达式函数体
函数体由单个表达式构成的,可以用这个表达式作为完整的函数体,并去掉花括号和return
语句:
|
|
如果函数体写在花括号中,我们说这个函数有代码块体(block body)
。如果它直接返回一个表达式,它就有表达式体(expression body)
。
可以进一步简化max
函数,省掉返回类型:
|
|
2.1.3 变量
可变变量和不可变量
val(来自value)不可变引用。使用val声明的变量不能在初始化之后再次赋值。
|
|
反编译
|
|
2.1.4 更简单的字符串格式化:字符串模版
2.2 类和属性
2.2.1 属性
2.2.2 自定义访问器
2.2.3 Kotlin源码布局:目录和包
2.3 表示和处理选择:枚举和“when”
2.3.1 声明枚举类
|
|
|
|
2.3.2 使用“when”处理枚举类
|
|
|
|
2.3.3 在“when”结构上使用任意对象
Kotlin中的when结构比Java中的Switch强大得多。Switch要求必须使用常量作为分支条件,when允许使用任何对象。
|
|
2.3.4 使用不带参数的“when”
|
|
2.3.5 智能转换:合并类型检查和转换
2.3.6 重构:用“when”替代“if”
2.3.7 代码块作为“if”和“when”的分支
2.4 迭代事物:“while”循环和“for”循环
2.4.1 “while”循环
2.4.2 迭代数字:区间和数列
|
|
2.4.3 迭代map
2.4.4 使用“in”检查集合和区间的成员
2.5 Kotlin中的异常
2.5.1 “try” “catch”和“finally”
2.5.2 “try”作为表达式
参考
文章作者 malinkang
上次更新 2018-08-25